English

昔日苦瘠甲天下 今朝致富路已通

——甘肃省定西地区扶贫开发纪实
2001-03-3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宗立 本报通讯员 文 华 我有话说

历史性的跨越

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,记者来到中国的西北一角——甘肃省定西地区。所见所闻,令人振奋。从县城到小镇到农村,到处洋溢着祥和热闹的气氛,令人难以置信,这就是“苦甲天下”的定西!

几百年来,定西地区干旱少雨,土地瘠薄,自然条件极其严酷,生态环境非常恶劣。群众缺衣少食,人畜饮水困难。农民大多处于饥饿、干渴的状态,长期不得温饱。

18年过去了。定西地区在党和国家“三西”建设及扶贫开发决策的指引下,以“三苦”(领导苦抓、群众苦干、社会苦帮)精神和“人一之我十之,人十之我百之”的毅力,探索出一条具有“定西特色”的扶贫开发路子。岷县寺沟乡老鸦山村是全区有名的“要饭村”。近几年来,村党支部、村委会按照县委、县政府提出的“两洋(羊)一药”发展思路,结合本村实际,选择了种药材、种洋芋。1999年全村人均药材收入达650元,年人均纯收入1190元,实现了整村解决温饱。

在洮河、渭河沿河和城郊沿川等条件较好的地方,许多农户甩掉贫穷帽子,大步向小康迈进。陇西县巩昌镇东巷村农民李世全一家边种地,边做饮食生意,10多年下来,他已滚动发展成为家产四五十万元、经营饮食连锁店的“老板”。

经过近20年的扶贫开发,到1999年底,定西全区7个县的农民已整体基本解决温饱,粮食总产量达8.58亿公斤,农民人均口粮323公斤,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1268元,全区农民群众过上了丰衣足食、安居乐业的生活。

尽管这一成绩横向比较算不了什么,但就定西来说,确实是一个奇迹!它标志着定西人告别了世代相继的绝对贫困,经济社会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。

中国的扶贫从这里开始

让我们翻开历史,纵看定西。

定西地处中国版图的中心地带,通称“陇中”。这里曾是古“丝绸之路”的重要通道。历史上的定西曾是一块较为富庶的半农半牧区。可是由于生态变化及历代封建帝王的黑暗统治,这里战乱不断,灾害频仍。清代名臣左宗棠叹曰:陇中“苦瘠甲于天下”。一些外国专家考察后普遍认为定西“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”。

1983年国务院决定成立“三西”(以定西为代表的陇中、河西、宁夏西海固地区)建设领导小组,将定西地区北部4县列入国家重点扶贫县,此后又将南部3县列入国家困难县给予大力扶持。由此拉开了中国扶贫开发的序幕。党中央几代领导人都很关心定西,尤其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,对定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。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近年来都先后到定西视察,对这里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指导。

据统计,多年来,中央和省有关部门、地县各单位共有2000多名干部,长期到定西贫困乡村蹲点,进村入户帮办实事,解决实际困难。社会各界有钱的出钱,有物的出物,形成了全社会帮困扶贫的强大合力。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援助、帮扶,极大地鼓舞了定西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干劲,他们发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变“坐着吃”为“干着吃”,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努力改变定西的贫困面貌。

水啊,生命之源

定西苦,苦就苦在缺水。

定西绝大多数地方没有地下水,不能打井取水,除雨季外大多数河流是干涸的。这样,定西大部分地区农业灌溉和人畜用水就成了大问题。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奇特的生活方式,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,定西每家每户都有一口土水窖,把雨季的水积存起来,供全年之用。

如今,定西地区人畜饮水已基本解决。

这要归功于从1995年起实施的“121雨水集流工程”。这项工程总结当地农民历来挖土水窖的经验,把土水窖改成水泥窖,在水窖附近再用水泥抹一块“集水面”,这样,下雨时,附近的雨水全都流进窖里,窖壁用水泥抹光,水不渗漏。所谓“121”就是由政府给穷困户提供水泥,保证每户至少有100平方米“集水面”、两口水窖(一口饮用,一口灌溉)、一亩果园。每口窖买水泥需400多元,这些资金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发动全省机关干部捐献筹集起来的。

定西县北部山区的景泉乡常川村,家家都有三四口水窖,集流场从庭院发展到路面、坡面、沟面,水窖从院内、门口修到路旁、地头,用途从人畜饮水拓展到园林滴灌、日光温室、规模养殖、点浇点种、农用节灌。

据统计,现在定西地区共有水窖21万眼,户均2眼以上,如果按每口窖存水30—50立方米计算,共蓄水约750万—1050万立方米,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的蓄水量。

定西缺水,但雨季一到,暴雨又像一把刀子,年复一年地切割着这块黄土高原,使得水土流失严重。经过多年努力,全区现已修梯田468万亩,种草种树800多万亩,山区人均修梯田达2亩以上。

现在,定西的关川河、官兴岔、九华沟等昔日的不毛之地,临洮、通渭、陇西等县的荒山秃岭,放眼望去,层层的梯田代替了破碎的沟壑,裸露的黄土已经披上了绿装。

定西地区紧紧抓住干旱缺水这一主要矛盾,千方百计围绕“水”字做文章,不但蓄水、保水,还十分注重节水和科学用水,大力发展节水型和旱作高效农业,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。

定西大有希望

根据定西降水量秋多春少的特点,地委行署经过科学的分析,决定指导农民顺应天时,遵循自然规律,调整种植结构,压夏扩秋,压粮扩经,压地上作物扩地下根茎作物,压低效作物扩高效作物,使作物种植结构与自然气候特点之间由对抗性变为适应性,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。

经过努力,目前全区夏秋作物种植比例已由1982年的70:30,调整为40:60;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已由90:10,调整为84:16。临洮县“洋芋大王”康克归创办的腾胜公司,通过上网销售,不仅把甘肃的洋芋远销到美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俄罗斯等国家,而且投资100多万元,在渭源县成立了“马铃薯研究培育中心”,现已培育出了多种新品系,并规模种植各种专用薯。在他的带动下,全区千吨以上的洋芋加工龙头企业已达14个,乡、村、社联户加工企业156个,年加工洋芋3亿多公斤。

定西地区的岷县、渭源县、漳县,多雹灾,种小麦、玉米往往被一场冰雹打得精光,但适合药材生长,出产当归、党参、黄芪、红芪等中药材238种,被誉为“千年药乡”,其中当归(称为岷归),质量上乘,堪称世界第一。因此药材自然就成了三县的支柱产业,种植面积已达84万亩,总产量10多万吨,远销台湾、香港、东南亚等地。

渭源县农业基础条件好,适宜种植业和养殖业。农民在政府引导下,组成了蔬菜种植、良种洋芋繁育、养鸡、养牛等多种技术经济实体型协会,形成了“农户+协会+基地+公司”的发展模式,实行产前、产中、产后一条龙综合服务。

定西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,大力发展洋芋、药材、畜牧、果菜、花卉等支柱产业,通过大办龙头企业、建设生产基地、强化市场营销、加强产销衔接等措施,竭力延长产业链条,不断增加农民从中受益的机会。目前,几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化,订单农业也开始起步,产值已达35亿元,农民人均从中获益910元,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%。

定西人把这种扶贫开发的模式总结为:市场+龙头+结构调整=脱贫致富。

民心为碑,山川作证。

人们不会忘记,1995年12月24日,江泽民总书记冒着严寒亲临定西视察,并欣然挥笔题词:“群策群力,定西大有希望”。朱基总理视察定西时也送给定西人民一句珍贵赠言:“人穷志不短,致富路已通”。定西,昔日苦瘠甲天下,今朝致富路已通!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